王韬程: 在脸和嘴唇之间,中国墨水,矿物颜料,铅笔,丙烯, 400 x 33cm, 2011

这张手卷呈现的是法兰克福的色情街区,中央火车站的陶努斯大街和皇帝大街。作为德国第二大红灯区,毒品交易地,赌场的法兰克福,却和富裕优雅的慢悠悠的汉堡无法比拟,前者现实的残酷和赌博一目了然,性交易带来的巨大财富直接存在不远处的银行中心,同时体面潇洒的银行年轻德国帅哥们又在不远处消耗他们的体力,完成整个循环系统。这里是机场城市,一切都是乱,慌,争斗,不讲究和暂时。走在色情区,感情上既亢奋,也孤单,身体上却有一种被迫性的尊严证明需求。在暂时里,银行家,警察和毒贩子没有区别。构图上分为5段,我尝试将抽象整体色块和照片场景临摹拼合在同一张长卷上。有场景部分的图像允许出现透视,而抽象色块部分并无具体意义和暗示,从而减弱作品的叙事性,图像之间并无任何联系。从右到左,第一段是陶努斯大街的一个土耳其披萨店标,上面一个火红的 “心” 灯箱,这样的灯箱让人想起不远处,欧洲中央银行的那个巨大的欧元灯箱装置,旁边的德文是鲁迅的 “溃烂之处,灿若桃李”。
第二段是陶努斯大街和皇帝大街之间的 DB-Deutsche Bahn 大楼的建筑场地,大风刮过,遮盖建筑高档材料的塑料布翩翩起舞。DB 既是 Deutsche Bahn(德国火车)的缩写,也是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银行)的缩写。上面的广告词 DB. Zukunft Bewegen'(德国火车向未来开动)面向色情街区,一语双关。最后的一个日本图像花纹的段落是帕尔曼花园里的从南非来的小小温室花,游客要隔着玻璃看这些小花 - 什么都要隔着玻璃看,大众很少进得了高档的银行楼,也很少进高档的色情楼,看裸体女人也要隔着玻璃看。卷尾的题诗是李白的“菩萨蛮”里的 “冥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韬程: 妹妹,中国墨水,铅笔 180 x 33 cm, 2009

这张是关于我一个朋友的妹妹自杀的事情。她是在开往浦东的巴士上给我讲这个事情的, 基本问题是那个女孩子的母亲很强权,什么都要听她的,女儿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是那么一个贫困的家庭,性格自卑压抑。
而母亲方面不能说她不爱她的小孩,她意识不到自己在对待孩子方面的偏颇之处,因为过去她所受的教育就很糟糕,她只懂如何下面吃和与人讨价还价,所以在她周遭的 一切都是那么的粗鲁。和西方的孩子比,中国的孩子总是很不成熟和独立,甚至乖僻。
仔细观察,西方人的童年像童年,青春期像青春期,该学习的学了,该玩的也玩了,该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也在完成,同时个性个个明显。而中国孩子的成长和中国近代历史一样乱。他们做作业,考试,压力,穿的衣服很糟糕,就这样长大了,时间在用掉,人在不断努力,突然发现一切都不是那样的按照付出得到回报,而父母依然要进行他们的“逼迫权”,一个感觉自己的青春被骗了的人被亲人逼迫是个典型的中国主题,同时个性的发展上几乎是零时,悲剧发生是必然的了。这张画是我想尝试模仿宋代的墨画所制作的。

王韬程: 无题 (普兰客酒吧,商业银行被遗弃的花园), 铅笔,墨,水彩在宣纸上 390 x 33 cm, 2011

卷轴从右到左,由三段独立的图像组成,每两个图像之间留有空白处和单色块。第一个图像是法兰克福普兰客酒吧的一角,这个小酒吧坐落于法兰克福中央火车站区域内,面向陶努斯大街。这个区域拥有很多酒店和土耳其小餐馆。第二个图像是德意志商业银行的建筑,它的后花园,在银行移居到新的办公主楼以后,便被遗弃了。如今,没有人再住在这里。此建筑的风格属于现代主义的极简风格,并借用了古代埃及的建筑氛围。每扇窗户都有自动的遮阳百叶窗,每天自动地跟随太阳的方向调节和延展开来。当这些百叶窗收拢后,窗户间,相互的印象彼此透叠,反射出处于花园中央处的三个金字塔玻璃钢雕塑。我每天可以从我坐落在陶努斯大街的公寓的窗户中看见这样的场景,而位于我公寓外面的人是不可能看见的。第三个图像,既反射了花园图像的反射图像,可以看见窗户中反射的花园里荒草连绵的状况。卷首,有诗歌“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的英文,是王昌龄的长信宫秋词中的名句。西汉女作家,既汉成帝的嫔妃班婕妤(约公元前48年-2年后),用“团扇”比喻自己的宿命: 过了夏天,注定被 “弃捐箧笥中 ”。

王韬程: 妹妹

中国墨水,铅笔
180 x 33 cm, 2009

这张是关于我一个朋友的妹妹自杀的事情。她是在开往浦东的巴士上给我讲这个事情的, 基本问题是那个女孩子的母亲很强权,什么都要听她的,女儿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是那么一个贫困的家庭,性格自卑压抑。
而母亲方面不能说她不爱她的小孩,她意识不到自己在对待孩子方面的偏颇之处,因为过去她所受的教育就很糟糕,她只懂如何下面吃和与人讨价还价,所以在她周遭的 一切都是那么的粗鲁。和西方的孩子比,中国的孩子总是很不成熟和独立,甚至乖僻。
仔细观察,西方人的童年像童年,青春期像青春期,该学习的学了,该玩的也玩了,该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也在完成,同时个性个个明显。而中国孩子的成长和中国近代历史一样乱。他们做作业,考试,压力,穿的衣服很糟糕,就这样长大了,时间在用掉,人在不断努力,突然发现一切都不是那样的按照付出得到回报,而父母依然要进行他们的“逼迫权”,一个感觉自己的青春被骗了的人被亲人逼迫是个典型的中国主题,同时个性的发展上几乎是零时,悲剧发生是必然的了。这张画是我想尝试模仿宋代的墨画所制作的。

王韬程: 浪漫的人

画轴在宣纸
750 x 33 cm, 2010

这张手卷是文学性的表达。 文字和绘画部分都占用了很大的篇幅, 呈现上海玉田新村小区里的一户人家的生活小事。文字的部分是用来作为绘画部分的旁白。整体形式是挪用古典中国绘画, 更精确的说, 笔法和色彩抄摹了元代钱舜举和明代仇英的风格。既希望借用钱舜举的清冷, 也希望体现仇英的通俗。既清冷又通俗是这张手卷在审美性和文学性的连接点, 也是我尝试纯粹 “风格化” 的作品, 也是自我矛盾, 自圆其说的人性弱点的体现。
玉田新村小区是上海虹口区的一个居民集聚点, 也是上海最大的居民区, 修建于1957年, 用作曲阳医院, 曲阳供电局等国家单位员工居住的小区。本来是3层楼房, 1958年修改为4层, 房间的高度是3.5米。结构是典型上海的 “一梯两户”。建筑的风格是社会主义的密集式样, 基本没有风格。小区内遍种桂花树和热带植物。
急救所, 便利店, 老年活动中心等设立齐备。如果说上海是国际大都市, 那么她的这种美誉还是在这样的群落中体现:既不性感, 也不浪漫, 而是 “实用主义” 的。
这张手卷不应该被算作 “作品”。它的绘画部分是完全为文学和易懂服务的, 英文翻译完全是为了翻译。而它的文学部分仅仅是私人日记。把他们放在一起, 服务于拼贴的主义。我希望营造 “研究的缺失”。

 
Top ▲Top ▲